校庆日学术系列活动-“2020年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武汉理工大学道桥中心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砥砺奋进,合并组建的武汉理工大学锐意进取,实现了跨越发展和内涵发展。2020年5月27日,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了“2020年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由陈波教授和徐东升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王丹生教授、沈文爱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徐东升教授、曹鸿猷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道桥中心陈波教授、刘晖教授,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肖祥副教授分别进行了学术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个单位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线上创新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王丹生教授报告主题为《基于压电传感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王教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力学学院健康监测团队近年来在健康监测领域所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报告围绕课题组所承担的多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973项目等重要国家级项目的创新成果,从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角度,探索了压电传感的结构健康监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道桥中心陈波教授报告主题为《耐张输电线路强台风灾变评定技术及抗风措施研究》,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承担多项输电线路防灾减灾方向的国家基金项目和南方电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强台风作用下输电线路防灾减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系徐东升教授报告主题为《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海上风电钢管桩承载性能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徐教授课题组在基于分布式光纤健康监测领域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海上风电钢管桩承载性能评定方法,实现了海上风电基础设施的全方位灾变监控。
武汉理工大学道桥中心刘晖教授报告主题为《焊接空间网架结构风致疲劳分析及服役安全评估》。报告以武汉游泳馆大型空间网架结构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风荷载作用下大型焊接空间网架结构风致疲劳损伤的发展演化过程和灾变机理,介绍了空间网架结构应对风致疲劳灾变的技术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
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桥梁工程系曹鸿猷教授报告主题为《缆索承重桥梁精细化分析与智能化设计》,详细介绍了缆索承重桥梁的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强几何非线性效应的悬索桥精细化力学模型和承载力评定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提出了缆索承重桥梁的智能化设计方法,并成功用于武汉鹦鹉洲三塔悬索桥等多个典型工程实际。
华中科技大学沈文爱副教授报告主题为《基于电磁惯质阻尼器的结构减振新技术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电磁惯质阻尼器,详细介绍了这种新型阻尼器目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电磁惯质阻尼器的结构减振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系统的参数研究和大型缆索试验验证了阻尼器有效性和可靠性。
交通学院肖祥副教授报告主题为《车-桥系统动力耦合效应研究》,该报告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在车-桥耦合振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轮轨接触分析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车-桥动力耦合效应的精细化分析方法和安全评定技术,并介绍了在实际工程上的相关应用。
本次创新论坛历时近5个小时,会场学术氛围浓厚,青年教师与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会场气氛融洽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