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405)
一、 培养目标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 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的防灾设计理论与应用
2.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理论与应用
3.工程结构损伤诊断与健康监测理论与应用
4.工程结构加固设计理论与应用
三、 学习年限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18学分。
四、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
名称
|
理论课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学位课
|
0321001
-005
|
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
|
180
|
|
6
|
1-2
|
外语学院
|
必修
|
0221102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36
|
|
1
|
2
|
文法学院
|
0221103
|
自然辩证法
|
54
|
|
2
|
1
|
文法学院
|
0521001
|
数学物理方法
|
40
|
|
2
|
1
|
理学院
|
0521010
|
数值计算
|
60
|
|
3
|
2
|
理学院
|
1312020
|
地震工程概论
|
36
|
|
2
|
2
|
土建学院
|
|
1322152
|
结构风荷载和风效应Ⅰ
|
36
|
|
2
|
2
|
土建学院
|
|
1321244
|
结构动力学
|
36
|
|
2
|
1
|
土建学院
|
|
选修课
|
1321245
|
有限单元法与程序设计Ⅱ
|
36
|
|
2
|
2
|
土建学院
|
|
1321720
|
工程结构随机振动
|
36
|
|
2
|
1
|
土建学院
|
|
1321721
|
结构振动控制理论
|
36
|
|
2
|
2
|
土建学院
|
|
选修课
|
1321712
|
结构振动试验技术
|
36
|
|
2
|
2
|
土建学院
|
|
1321722
|
结构损伤诊断
|
36
|
|
2
|
3
|
土建学院
|
|
1322729
|
高层结构体系
|
36
|
|
2
|
3
|
土建学院
|
|
1322740
|
结构振动模态分析
|
36
|
|
2
|
3
|
土建学院
|
|
1322738
|
非线性振动概论
|
36
|
|
2
|
3
|
土建学院
|
|
1322739
|
智能算法概论
|
36
|
|
2
|
1
|
土建学院
|
|
1322728
|
火灾科学导论
|
36
|
|
2
|
2
|
土建学院
|
|
1322737
|
MATLAB语言及其应用
|
36
|
|
2
|
1
|
土建学院
|
|
必修
环节
|
实践环节
|
|
|
|
2
|
|
土建学院
|
|
选题报告
|
|
|
|
1
|
3
|
土建学院
|
|
学术活动
|
不少于5次
|
|
|
1
|
|
土建学院
|
|
五、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采用“助教、助管、助研”形式,包括给本科生助课,担任本科班班主任,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学术讨论会,进行社会调查等。
参加实践的学生需写出实践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后,合格者记2学分。
在职研究生可免修实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程补上。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不少于5次,每次需提交学习总结报告一篇,完成者记1学分。